每年到蘋果上色時,就有很多果農打電話諮詢,有的說今年蘋果上色慢,紅度差;有的說紙袋脫後果面不是白色,而是發黃;有的說鉀也補啦,爲什麼上色還不好;還有人問怎樣才能早上色,賣上好價錢。現將原因總結如下。
樹上留果太多
不管什麼品種、什麼樹形,只要樹上留果偏多,果實就上色慢且紅度差。
紙袋脫後果面發黃:一是因爲氮肥施用過量,尤其是7、8月份衝施氮肥或地下追施氮肥過多,就會出現摘袋後果面發黃、上色慢、紅度差的現象。二是硼中毒。追施硼砂過多會導致果樹硼中毒,造成果面發黃不上色。而且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可能連續3年都會上色困難。三是環剝過重。有些果樹已經出現早期落葉嚴重、樹體營養不良的症狀,而果農仍然連年環剝,就會使果面發黃不上色。
摘葉很關鍵
在果實着色期,摘袋後需要及時摘葉,將蘋果上面的1-2片老葉摘去,提高蘋果接受光照的時間,研究表明,當果實獲得全日照70%以上時才能夠全紅。
在蘋果樹下面鋪上反光膜能夠對樹下或者是內膛光照難以照射的地方進行反光,增加這個部分的光照強度,不僅能夠促進蘋果增紅,還能夠增加蘋果甜度。
提高鉀肥吸收率是關鍵
盡管8月上旬有的人一畝地補了10斤高鉀,但是蘋果上色還是不高。那是因爲補充了,不代表“喫了”!
鉀肥的吸收利用率才是吸收關鍵。
黃腐酸螯合水溶肥:
加速膨果、
着色增甜、
激活抗逆、
調節酸鹼!
持續高溫
連續5天遭遇30℃以上高溫天氣,紙袋下面的透氣孔沒有打開,紙袋內溫度超過50℃,抑制了着色物質的形成,而上色不好。
沒有溫差影響上色
晝夜沒有溫差或溫差不大,影響花青素和胡蘿卜素等上色物質的形成,果樹積累不下糖分,因而上色不好。
溼度對上色的影響
適當幹旱利於上色,而當土壤嚴重缺水時,也會影響上色。高溫幹燥的空氣不利於蘋果上色。
脫袋時間影響上色
不論什麼品種,脫紙袋時富士溫差要大於12℃,嘎啦要大於10℃。刮大風時最好不要脫袋,否則會影響上色。
弱樹紙袋果易發黃
根系發育不良,吸收能力差,缺失某種元素,缺失對上色物質的合成,影響上色。弱樹表現在樹上,真正的病根在樹下,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缺水造成上色不好
控水過頭,使葉片在天旱時失去功能,從而造成樹體營養功能失調,上色不好。
果實在袋中停留時間過長
套袋時間太早,果實在袋中停留時間超過100天,果面易發黃,而且毛病多。一般品種,套紙袋後90~100天剛好能脫綠,脫袋後就上色快、上色好。
高溫幹旱時地下澆水,下午4點鍾以後往樹上噴水,改善小氣候環境,利於上色。
果樹膨果慢,是你沒早點發現這篇文章!
解毒、造肥、修根、防早衰就用他!
植保熱線:0531-87109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