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肥的使用量全球**,過量的化肥導致農業生產的生態要素品質下降,這就是症結所在。
經調查發現,在中國,農藥和化肥的實際利用率不到30%,其餘70%以上都污染環境了。其中,污染的加劇導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減少,土壤質量下降,自淨能力減弱,影響農作物的產量與品質,危害人體健康,甚至出現環境報復風險。
那麼,化肥行業如何破解?!
01
生態肥
生態肥料是有機固體廢棄物(包括有機垃圾、秸稈、人、畜、禽糞便、餅粕、農副產品和食品加工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經微生物發酵、除臭和完全腐熟後制作而成的有機肥料。富含多種功能性微生物和豐富的微量元素,可以改良土壤結構,對作物生長起到營養、調理和保健作用。
據專家預測,在“十三五”結束時,生物肥料產能將達到3000萬噸左右。
但,目前行業各類農資產品太多,但是使用方法和使用量說不清,服務不到位,讓農民把握不準,所以經常發生農資施用過量的情況。
02
有機肥
有機肥料是指含有有機物質,既能提供農作物多種無機養分和有機養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類肥料。
但,目前有機肥的標準有待提高,同時有機肥的功效到底是不是企業說的那麼玄乎。也很難說。
另外,假貨一直是肥料的重災區。同樣,有機肥假貨也十分猖狂。
03
水溶肥
水溶性肥料,是一種可以完全溶於水的多元復合肥料,它能迅速地溶解於水中,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其吸收利用率相對較高,更爲關鍵的是它可以應用於噴滴灌等設施農業,實現水肥一體化,達到省水省肥省工的效能。
水溶肥核心:無污染。化肥長期使用對土壤和環境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而水溶肥自身全部是植物所需的營養元素,大量使用無任何污染問題,而且剛提到的腐殖酸成分還能改善土壤酸鹼失衡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但水溶肥的認知程度比較低,需要國家與企業共同推廣與市場教育。
隨着消費升級,中國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安全程度越來越高。因此,農資行業變革不是爲這個行業,而是爲農產品整個生態圈而變、爲整個人類而改變。